1月17日上午,大会组织了民生改善专题询问会。会议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毓静主持,副区长徐建华出席。代表们围绕养老、教育、交通等问题进行了询问。区社建办、区发改委、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建管委、区环保局、区规土局、区卫计委、区房管局、区文化局、区教育局、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询问会,并对代表提出的问题作了答复和说明。
王红贞代表提出,希望了解146地块旧改推进情况。区房管局答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146地块动迁工作,目前主要任务是加大与开发商的谈判力度,区里为此专门成立了谈判小组。当前谈判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将加大推进力度,双方共同努力,争取顺利启动和完成146地块旧改工作。区规土局答复,146地块是历史遗留的毛地出让地块,区相关部门正积极与开发商进行协商谈判,争取在今年年底前达成一致。同时,区规土局也正在积极争取市规土局的大力支持,争取稳妥解决146地块的相关问题。
江志华代表提出,家门口的生活服务关乎居民的生活品质。据调研,迫于成本压力,一些社区尤其是像新江湾城这样的新社区,生活服务实体店铺比较缺乏。徐建华副区长答复,新江湾城社区建设理念不同于传统社区,比较注重集中型的生活广场建设。配钥匙等生活服务可能比较缺乏,而居民又确有需要,区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举措解决这一问题。
周逸翔代表提出,杨浦要进一步加强睦邻中心建设,在增加数量、保证质量、投入资金等方面有何具体打算?区社建办答复,今年的主要方向是提升睦邻中心的功能,调整、完善内设项目。睦邻中心不仅是“文化站”,更要发挥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使它既是居民沟通协商的平台,也是培育社会组织的平台。在睦邻中心的基础上,区里还要进一步建设睦邻家园,以睦邻点为基础,把服务和团队延伸至社区。
钟颖代表提出,“里子工程”就是要让百姓有更多获得感,部分旧小区已经启动改造,时间节点、资金投入等有何具体安排和计划?区房管局答复,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居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改善工作,今年将进一步加大“里子工程”建设力度,体现在更高水平、更大面积、更多内涵三个方面。区里将用三年时间,每年整治100个小区。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幅提升整治标准。在具体做法上,由街镇作为实施主体,小区整治方案均由街镇制定,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
葛海英代表提出,1、文化名园小区的政立路边门地势非常低,与马路落差很大,事故频发,希望相关部门可以解决。2、2018年法治服务站要全面推开。建议借鉴睦邻中心建设模式,制定场地、经费等方面的配备标准。区建管委答复,非常感谢葛海英代表把马路上的隐患问题提出来,会后将通知相关市政管理部门,到现场查看并解决。区司法局答复,下一步司法行政工作的主题是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首先,区级层面将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每个街镇建设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站,目前已经建成4个,标准和内涵还将进一步深化。第二,打造“12348”线上服务,让居民少跑腿。第三,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每个居委会配备一个法律顾问。
茅俭波代表提出,我是一名家庭医生,非上海户籍。想了解上海市对非上海户籍在沪工作人员,这类人的户籍及其子女入学问题有何政策?区教育局答复,非沪籍的孩子,只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就可以登记入学。区公安分局答复,外地户籍落户,公安部门、人社局、民政局、教委等四个部门按职责进行审批,代表提出的问题属于人社局负责的范围。区人社局答复,相关政策由市人社局制定,区人社局主要负责受理承办。去年我们建立了特殊人才引进渠道,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杨晓晴代表提出,1、建议有关部门规范共享单车的投放和停放。2、防空洞能否出租?出租防空洞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加强管理。徐建华副区长答复,政府管理的防空洞都已经不出租,会后会调查清楚,在规定时限内给代表答复。
吴益民代表提出,1、在146地块谈判过程中,区法制办、司法局为何没参与?2、关于军队停止有偿服务,国伟路300号项目何时了结?3、杨浦在招商引资方面有何新举措?区房管局答复,在解决146地块问题上,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依法依规,区法制办、司法局积极参与,只是在和开发商面对面谈判时没有参加。区规土局答复,关于国伟路300号项目,这个问题带回去,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回复。区财政局答复,区里正通过大调研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精准服务企业,改善营商环境。
刘海燕代表提出,1、春节前夕,有哪些帮困举措?2、“长护险”有哪些服务项目,哪些老人能享受?区民政局答复,今年元旦春节扶贫帮困工作持续至3月底,主题是“听民意、惠民生”,将覆盖12.4万人次,资金投入约5400万元,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区人社局答复,年满60周岁及以上,职工医保人员中已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人员和居民医保人员,经过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失能程度达到评估等级2至6级且在评估有效期内的参保人员,可以享受长护险。长护险护理内容分三类,一类是居家社区账户,第二是养老机构账户,第三是住院医疗护理。
许雪兴代表提出,区里在更好满足老年人助餐需求方面,尤其是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人助餐服务方面,有哪些举措?区民政局答复,截止去年底,杨浦助餐服务点共55个,为3000多位老人提供助餐服务。根据调查,有助餐需求的老人约30000多人,现有服务仅满足了10%的需求。今年将加大投入,预计新增4个综合型助餐点。探索企业化供餐,引进流动助餐车,为老人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鼓励已经在供餐名单里的单位做好内部挖潜工作,提供符合老年人口味的餐饮服务。
吴济平代表提出,1、杨树浦路改造工程,工期是怎么安排的?2、怎样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影响?3、有哪些措施控制重型车通行,减少对路面的损坏?区建管委答复,杨树浦路改造已经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也取得了施工许可,春节后即将开工,预计在2020年底全线建成。改造计划是从两头往中间逐步推进。杨树浦路重型车的确比较多,相关部门正在讨论混凝土搅拌站的设置问题,陆续关停了部分搅拌站。杨树浦路是体现杨浦百年工业文明之路,我们还需共同努力,将杨树浦路变成生活型、可阅读的道路。区公安分局答复,我们在杨树浦路工程设计阶段就已经参与了,从两头往中间施工,也是考虑了交通组织的问题,这种施工方式能够降低对交通的影响。
王银华代表提出,政府工作报告用9个字提到滨江,“宜漫步、可阅读、有温度”,这9个字如何具体落实?徐建华副区长答复,滨江贯通始终是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杨浦滨江已贯通2.7公里。按照计划,2018年底要贯通到定海桥。为了落实“宜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要求,一是提高滨江的可达性,从疏通南北向交通和旅游延伸角度提高可达性。二是做到“来过留得下”,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造老厂房,营造文化氛围,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
封雪冬代表提出,1、针对新兴的外卖行业,交通管理部门是否有长效治理措施?2、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老年人方便出行?区公安分局答复,外卖是非机动车管理的重点之一。一是整治,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二是管理,对企业的管理,全市交警部门都在做相应探索。浦东有积分制,积分达到一定程度,就取消从业资格。杨浦也有类似的制度,通过对企业的管理,达到通过企业约束、管理员工的目的。三是提升个体的交通守法意识。以样板道路创建工作为抓手,把对快递小哥的管理落实到属地责任。区民政局答复,杨浦的老龄化程度非常高,针对居住在没有电梯、较高楼层内的老人,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委托企业提供爬楼机租赁等服务,解决老人出行难题。区房管局答复,多层住宅加挂电梯,需要本栋楼居民全部同意,征询三分之二以上小区居民同意后,可到区房管局立项,然后到区规划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竣工验收后,可以享受一定补贴。
李芳代表提出,长白228街坊居民动迁后,居民子女幼升小能否进入上理工附小?区教育局答复,上理工附小是集团化办学的试点,每年招生按照排序入学。排序在额度内就可以进入上理工附小,排序在额度外的调剂进入集团内其他小学。
代表询问结束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毓静表示,民生改善一直是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深入了解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不断提升民生改善的质量和效益。副区长徐建华对代表积极建言献策表示感谢,并指出,代表们的问题通过广泛走访而来,含金量很高,对政府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政府各部门要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在工作中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