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规章制度 代表建议 审议意见及办理情况 人事任免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
区人民政府关于本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区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关于本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情况的审议意见》就我区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审议意见,要求区政府落实办理。这是对我们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以及强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鞭策和强大动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特别是无证食品经营的整治,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执法问题,而是一个社会综合治理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和治理。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指出,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按照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扎实推进办理,特别是针对食品无证照经营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力争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效。谈兵副区长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措施并要求细化落实。7月27日,区食安委召开2016年第二次会议暨食品无证照整治专题会议,谈兵副区长要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办理区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中提出的意见,尤其是要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加强食品无证照整治工作。作为承担我区食品安全监管主要职责的区市场监管局,局党政班子也多次召开办公会议并制定相关措施,同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提出的要求,现将有关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强化统筹,进一步优化社会共治格局问题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晓水平。人大执法检查后,正值国家对上海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进行中期评估,在开展常规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全区掀起了食品安全宣传的高潮。在主要道路设置迎风道旗;利用五角场商圈的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内容;在社区、场所(学校、菜场等)等地点,利用海报、横幅、社区宣传栏、电子屏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以及本市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三项重点措施等内容;把宣传海报张贴到每个楼道,折叠小册子发至每户居民信箱;利用食安办联络员微信工作群等新媒体普及《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知识,营造良好的创建和食品安全宣传氛围。我们还将在今年11月迎接我区食品安全城区创建评审时再掀起一个宣传高潮。

  2、深化全民共治,共建食品安全。我区整合街镇、职能部门资源,畅通各单位、部门间信息沟通,及时排查各类食品安全隐患,完善网格化管理,形成群防群治格局,7月份以来及时有效处置14起食品安全网格化事件。我区发挥餐饮行业协会作用,在全市率先推进餐饮行业“绿色餐厅”创建活动,今年目标是50家。结合食品安全城区创建工作开展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评选活动,目前我区有3家企业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四平、长白等街道深化与区域内同济、上理等高校的联动,加大对周边区域餐饮和摊贩的整治力度。其中同济大学周边赤峰路上的“黑暗料理”食品摊贩老大难问题,在四平街道城管部门的“春季行动”打击下,以及同济大学新开沪上高校首家“夜排档”的冲击下,已经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有效推动了其他学校周边食品安全的整体工作。

  3、推进信息公开,规范有奖举报。我区进一步落实企业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加大政府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力度。在区政府网站上定期主动公布食品安全抽检、行政处罚等信息;结合《上海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实施工作,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推广监督公示制度,目前监督公示牌已实现全覆盖。我区进一步加强“12331”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宣传,完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特别是对于涉及废弃食用油脂非法收运处理及地下食品加工窝点的举报,实行首接负责、内部流转制度,提高办理质量和办结效率。我区明确了区食安办统一负责区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工作,今年以来及时处置1864件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发放举报奖励12笔共计6000余元。

  二、关于强化监管,进一步夯实食品安全工作基础问题

  1、深化体制改革,提高监管水平。一是拟在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基础上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食品药品安全相关工作。二是实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形成街镇、市场监管所、居委会三级网络,发挥“红盾维权点”以及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宣传员队伍作用,开展隐患排摸、社区宣传、网格化事件处置等工作。三是创新监管方式,制定远程视频监控体系管理办法,构建我区电子监管信息平台,完成50户餐饮单位(含盒饭生产、中央厨房、学校食堂)远程视频监管体系的安装使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此外我区推进移动监管系统应用,落实食品生产监管电子化、动态化。

  2、落实四个“最严”,严打食品无证照经营。对于食品无证照经营和流动摊贩,我区进一步大整治力度,结合补齐市政市容管理短板加强旧区改造工作,7月份区府办转发了食安办制定的《杨浦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无证照经营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杨府办〔2016〕27号),确立了街道、镇的属地监管责任和阶段性整治目标,由食安委在2016年第二次工作会议上进行专题部署。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无证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杨市监办〔2016〕88号),在全面摸清我区食品无证经营底数的前提下会同街镇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整治工作。截至9月30日,区市场监管局处罚食品违法案件125件,罚没金额近250万元;其中食品无证照行政处罚 19件,罚没款115万元,全区减少无证照食品经营户564户。9月30日食安办在控江街道召开了无证照食品经营整治现场会,介绍控江等街道工作经验,提出下一步工作目标。此外,目前市食药监局正在公开征求对小餐饮备案管理办法的意见,相关政策推出后对于目前因房产性质等原因造成的无证餐饮也是一条出路。

  各街镇以《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为依据,开展辖区早餐摊贩信息登记和疏导点的选点,目前设置早餐疏导点42个,纳入管理并经登记培训的早餐摊贩217个。城管部门今年以来查处1721起违法食品摊贩,处罚金额9.55万元,扣押三轮车、排档车累计94辆。7月29日晚,区城管执法局开展大规模联合执法,对严重扰民的三门路国权北路夜排档予以取缔,新闻晨报对此进行了报导。

  我区公安部门贯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精神,抓捕食品食品相关犯罪分子19人,立案11起。

  3、加强培训指导,落实主体责任。区商务委、区市场监管局建立培训考核和结果公示制度,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主要从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标准以及专业知识培训,通过许可、监管等手段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各类管理制度,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三、关于强化保障,进一步提升本区食品安全监管水平问题

  1、加强制度建设。区政府各部门都制订了责任追究办法,市食药安办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也将下发《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办法》。这些问责措施都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和落实国家食药监总局“四有两责”的要求,更好地推进依法行政,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情况的发生。此外,城管和市场监管基层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已经开始,在为这些公务员带来前景的同时,也将进一步通过严格细化的目标考核提高执法类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行政绩效,提升执法部门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意识。

  2、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区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街镇食品安全协调部门工作人员、社区和居委食品安全协管人员开展覆盖面为100%的培训。区市场监管局今年将培训重点由课堂为主转为现场带教,制定了业务培训计划和要求,对每个监督员实施系统化实战培训,8月份开展了一次食品中毒模拟实战和快检演练。同时将今年新录用的公务员全部充实到各市场监督管理所和综合执法大队,进一步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对监管队伍的办公业务用房、执法车辆、快速检测、执法取证、应急处置、通信交通等执法装备、设施按标准化要求配备。此外,区市场监管局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最近开展以“市场先锋、岗位建功”为主题的百日立功竞赛活动。通过立功竞赛活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食品监管效能和岗位技能。

  3、加快基层快检室建设。今年下半年,我区在食品监管方面将加大财政投入,根据市食药监局关于基层市场监管所的建设标准,已完成区市场监管局所属执法大队和各基层市场所食品安全快检室的建设。同时区财政已增加食品检验经费150万,使今年食品安全检测样本数量达到5200份,比去年增加2200份,达到4份/千人的检测样本量标准。

  4、加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我区落实《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推进9大类重点品种的溯源管理加强监管,督促我区重点食品企业落实对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的使用。提高标准化菜市场食品安全流通信息追溯系统应用。全面推广、完善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处置信息化管理系统。

  主任、各位副主任,我们一定以此次执法检查为契机,抓住薄弱环节,并举一反三改进我们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同时在日常监管中不断积累经验,发现新情况、新问题,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与时俱进,使监管工作更加适应日益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