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之八 邓小冬代表:2020年的工作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站位要有高度。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杨浦滨江考察,提出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论,对杨浦下一步发展表达了非常明确的期望,这是杨浦发展的重大机遇。二是经济增长要有速度。2019年杨浦财政收入在减税降费的影响下依然保持正增长,在中心城区位列第一梯队。2020年对杨浦经济发展要有信心,杨浦的一股劲不能泄。三是开发和建设要有强度。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城区品质,基础设施决定了城区品质,2020年杨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持续增长。四是要让市民群众获得感受度。推进旧区改造、小区管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李汉卿代表:今天的政府报告很全面,杨浦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杨浦区科创双创建设很成功,特别是长阳创谷。由于长阳创谷地理位置受限,建议将创智天地北面的CBD办公区域与湾谷园区联动起来,构造一个杨浦“大创谷”的概念,可以考虑与宝山相邻区域联合开发,共谋创新发展。
徐微徨代表:关于2019年的工作,体会与感受是:双创有指数、滨江有高度、创全有氛围、旧改有节奏、双十有效率、党建有新篇。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杨浦双创的内容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就是指杨浦滨江建设,希望杨浦滨江未来会成为创新协调发展格局与商业布局融合的典范作品,滨江中北段有全新的发展,特别是环上理工创新创业街区与228街坊城市有机更新能够融合联动。
张秀松代表:一是在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杨浦区工业园区要定位好,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企业找到切入点,吸引细分的隐形企业在上海发展,在杨浦发展。二是响应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发挥杨浦科研院所应有的作用。三是军工路转型升级要设立专项,好好规划、定位,发挥军工路沿线积淀的特有的工业企业底蕴。
茅俭波代表:杨浦在充满挑战的经济发展环境中,财政收入增幅在中心城区居于第一梯队。2019年政府工作中滨江建设、双创工作都很好,对卫生领域特别是家庭医生也很重视。我在这里为家庭医生发声。按人口数测算,杨浦的家庭医生数量存在缺口,而且家庭医生自身学习培训时间长、就业起步时间晚。建议政府出台好的政策、措施,提高家庭医生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从业人员。
乔毅皓代表:杨浦养老机构数量位居全市第二,在2019年全市质量测评中全部合格,服务水平高。建议:一是加大对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增加养老机构床位补贴,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二是杨浦部分养老机构床位存在5%-10%的空置率,现有床位利用率不高,不能一味地追求增加床位数量;三是把好长护险入门关,做好服务品质监管。
薛雯、盛春代表:一是军工路车辆多、噪声大,影响上海理工大学相邻学院的教学环境,建议设立隔音屏;二是上海理工大学25000名师生出行不便,建议增加交通地铁规划。
张淑平代表:2019年工作存在很多亮点,比如实现139栋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扫码听故事”,实现了建筑可阅读。建议:一是希望2020年军工路快速路建设考虑上海理工大学师生出行,适当调整20号线站点建设,在上海理工大学周边设站点。二是军工路地区转型升级要符合杨浦创新发展的要求,实现“百年高校”的引领作用。军工路沿线的电缆所、机床厂在行业内领先,要起到龙头作用。
朱建明代表:2019年杨浦双创成绩显著,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被国务院发文表彰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建议:一是政府牵头,企业提供补贴,出台政策留住人才,比如给技能人才提供公租房;二是注重对项目公示期间的市民群众意见收集,比如军工路快速路通道是半封闭式,要研究出入口对相邻学校师生出行的影响。
丁剑雄代表:报告全面总结了2019年工作,客观评价了一年以来的工作成效,回应了时代之问、发展之需、民主之盼。建议:一是关于双创工作,创新创业有联系,也有各自的侧重点,要进一步细分、规划。二是杨浦有着“百年工业”的底蕴,要深入研究军工路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建设和管理要并重。
羊爱国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总的感受,2019年成果来之不易,对2020年充满期待。建议:对养老领域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一是盘活存量资源,在现有的睦邻中心等机构嵌入老年人就餐点、照料中心等;二是优化养老设施功能布局,建设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出行不便的因素。
李芳代表:杨浦区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做得非常好。建议:针对小区新增停车位可能损坏小区绿化的问题,相关部门要予以解决。
钱晟代表:2019年的工作,我感同身受的是:一是双创有特色,成绩在全国排名前列;二是招商有成绩,在原有好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旧改有突破,大力改善民生环境。四是城建有成效,垃圾分类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