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王育松代表: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26.71亿元,同比增长6%,保持高水平增长实属不易。2019年需要思考“筑巢”后如何“引凤”、如何服务好“凤凰”,由点到线、串珠成链,各种要素叠加发挥金融优势,汇聚力量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 周军代表:对于2019年发展有两点建议:一是营商环境改善方面,做好智慧平台大数据的集成、整合和成果转化工作;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上,多“拆”少“留”,推动项目发展。 刘淑妍代表:我们能否同杨浦合作,盘活资源,将睦邻中心2.0版、3.0版作为城市服务与中国文化结合的典型案例和文化品牌,带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凸显传统优秀文化中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薄曦代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是创新、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成功案例,但目前面临转型要求和发展瓶颈:一是现有的设计产业能否通过学科交叉、整合拓展产业链;二是杨浦能否为创新升级提供空间和功能支撑。将存量资源再开发和利用,从提供设计服务到产品生产,宏观与微观来回切换,实现打破疆界的深度融合。 李跃旗代表:市委主要领导将调研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我们也将针对设计行业推出一系列举措,如何推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更好发展,实现跨界、无界的深度融合,还请大家支招。 万钢代表:目前,高校正在逐步剥离不属于自己的职责,集中资源做大做强主业,杨浦高校资源丰富,建议区政府提供就业、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校产剥离的承接与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宏观政策。 韩锋代表:作为人大代表,有强烈的获得感。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同济老师作为社区规划师,指导公共空间微更新、“里子工程”、睦邻家园等项目,提升老小区品质。建议杨浦关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旅游”项目,在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同时,增加区域经济收益。 陶蕾代表: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方面,希望引导支持残疾人自立自强,营造全区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无障碍就业的良好氛围。建议加强职业培训,比如开设保育员培训等,填补需求缺口。 程国光代表:我们社区最重要的是民生保障工作,四平70个小区,140万平方米房龄都在50年左右,我们“邻里楼道空间再设计”计划在17个楼组展开,同济大学学生与居民共同设计和改造楼道,让鞍山新村一座普通居民楼成为拿下全球设计大奖的“红楼梯”,这也是我们与同济合作创建“未来合作社区”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要思考如何做好环同济科技园2.0版,将“四济人家”党建服务站作为载体,对接协商企业需求,加强同企业联动合作。 潘春华代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面临比较大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放缓,“重建轻养”转为“建养并重”,圈内很多企业面临转型需求。建好设计联盟,政府推动企业间“大带小、促发展”很要紧。 刘雨婷代表:有两点建议:一是要思考如何将工业遗存转化为城市文化新景观,做足创新增量;二是尽快补齐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短板。 方芳代表:希望能够列出文明城区创建的负面清单,让具体举措落地。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凝聚发展合力。 王莉静代表:去年政府“双创”有冲劲、经济发展有后劲、民生保障有韧劲。建议:一是把握重大机遇,聚焦重大任务。在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中找到自身突破点;提升创新创业能级,衔接创新服务和产业链条,放大老厂房转型升级的品牌效应;继续优化“一网通办”和“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政策执行效果和满意度。 任力之代表:同济大学成立设计创意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从传统设计主业态向设计创意、生命科学发展,内涵不断丰富,希望政府出台更多倾斜政策,推动更快发展。 张碧晨代表:区政府在学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上力度很大,我们学校加大配套政策的落地,感谢人大对我们教育界的关心和支持。 庄田代表:建议长阳创谷能够构建更加完善的创业生态体系,政府负责梳理好规则,负责兜底服务,有社会公德心和责任心的团队组成专业机构,提供创业企业的全程服务。 姜勇代表:目前,环同济知识经济圈迫切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有三点不足:一是缺乏重大标识,没有核心竞争力,无法成为设计行业风向标;二是缺乏重大活动,比如举办全世界顶级峰会等;三是缺乏宽领域集聚群,设计之外其他产业能级不高。 吴琦代表:我们需要思考两点:一是如何将从外部向内部发展的人工智能和从内部向外部延伸的生物医药产业相融合,二是如何聚焦主导产业,延长创新企业的生命周期。 乔兴刚代表:去年区政府工作出色,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基层治理不断夯实,睦邻家园品牌越发响亮。今后要加大社区自治力度,将“美丽家园”建设和“睦邻精神”推广工作具体化和指标化。 |
![]() |
![]() |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