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之二
孙瑜代表:区法院一年的工作非常不易,“入额法官106人,平均每个法官一年结案300多件”,工作量很大。“二审改判发回率6.41%”,这个比例已经很低了,说明判决的质量很高。面对审判力量相对不足与收案数量居高不下的矛盾,建议法院通过繁简分流、加大调解力度、发挥法官助理能动性等举措去推动解决。
吕培明代表:报告中提到“全年受理各类案件36848件,审结36849件,同比上升27.63%和25.25%”,说明我们杨浦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市民法治意识增强,市民愿意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纠纷。
王莉静代表:区人大虽然没有立法权,但可以积极地听取代表的呼声,将代表的意见建议带到市人大,区人大与市人大上下联动,推动立法完善。
邱红代表:去年殷行街道的许多工作都得到了区法院的支持,区法院帮助我们积极推动地区旧改工作。比如中原一村基地建设和动迁进行到第二期,在征询居民意见时出现瓶颈,区法院主动与市高院取得联系,给予法律支持,帮助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征询工作。希望区法院对中原一村旧改工作继续提供支持。区检察院在深入基层、服务民生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街道建立了社区检察室,扩大了在基层的辐射面,还广泛开展了座谈交流活动,方便街道社区了解检察院的工作。
周逸翔代表:“两院”报告全面、清晰、数据翔实。区法院和区检察院在杨浦区域发展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建议区法院:1、加强“睦邻中心”法治化建设,多举办法制讲座;2、恢复社区巡回法庭机制,通过处理民事小案件,提高居民对法庭审判工作的认知;3、由审判案件、更了解案件的主法官为社区居民解读判决书。区检察院在近几年工作中相当规范,提升了效率,优化了律师会见被告的流程,改善了律师的工作环境。建议区检察院结合“睦邻家园”建设,加大对基层社区的普法宣传力度。
吴建敏代表:建设法治政府,主要是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多进校园,让市民从小就养成法律意识。建议多举办法制教育走进学校课堂的活动,注重未成年人的普法宣教工作。
林通代表:“两院”报告非常全面,反映了去年一年所做的大量工作。“两院”在睦邻中心建设等方面给予街道大量支持,如组织开展劳动人事纠纷诉讼案件的集中旁听,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建议今后更多开展这方面工作,同时进一步抓好律师专业素养提升。
金晓刚代表:建议从体制机制上抓紧研究在人员配比不增加的背景下,面对案件受理量的快速增长,如何保证案件高质量审理。针对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全面推进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建议抓紧完善相关细则,制定时间表,确保尽快落地。
王跃平代表:建议:一是提升司法拍卖等事项的社会知晓度,确保公开透明;二是研究优化法官配比,提升法官的审案质量,留住优秀人才;三是完善法官年度人均结案数统计口径,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金慧章代表:作为居委会基层代表,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居民打官司被法院要求到居委会来开证明等情况,建议区法院在今后工作中,加大对基层倾斜,多为居委会处理此类法律实务工作提供业务支持和专业指导。
潘明华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脉络清晰,成绩显著。建议:一要强化高校资源与“双创”工作的联动,做好“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二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升级,将商圈的人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贡献;三要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力度,人大代表要深入调研关注民生;四要提高人大代表对区重点项目的参与度。
吴益民代表:对区人大工作的建议:一要提高调研报告质量,发挥好调研报告的作用,为相关法规法律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支撑;二要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参与行政诉讼的工作机制,推动人大对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三要做好对区监察委的监督和支持工作;四要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议案的质量,要有高度、有方案、有措施。对区法院工作的建议:一要制定更合理的统计考核指标体系;二要转变理念,将“保障人权”和“保障公平正义”放在首位;三要正确理解法官独立办案。区法院领导要更多地关心关注基层法官的办案情况。对区检察院工作的建议:一要聚焦主责主业;二要坚持案件一查到底,科学合理起诉,确保正确率;三要更加关注行政诉讼监督,督促政府依法行政。
李正明代表:区“两院”的报告全面系统、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尤其是将营商环境的打造也纳入“两院”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建议:一是发挥好街道人大工委的平台作用,加强“两院”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二是整理汇编年度典型案例,加强法律知识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