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区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本区2023年“美丽家园”建设情况的报告,审议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美丽家园”其紧迫性和重要性,一要在节奏上提速,坚持能快则快,科学优化建设周期;二要在建设上提质,坚持人民至上,更好满足群众需求;三要在统筹上提效,强化系统思维,加强部门联动合力。区政府高度重视,对照审议意见逐一分析研究,并着力抓好改进提升。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应改尽改,确保全覆盖改造提升 我区“美丽家园”建设范围是对2000年前建成,2009年以后未实施综合修缮的住宅小区进行全覆盖修缮改造。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打好“美丽家园”提质战的重要部署,今年工作目标任务:一是完成区政府实事项目“美丽家园”建设任务,目前18个小区100万平方米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二是全力打响新一轮“美丽家园”提质战。针对全区15年以上(即2009年以后)未实施综合修缮的住宅小区666万平方米,按照“三年启动、五年完成”的工作要求,通过常态化、渐进式更新,全力推进韧性更强、品质更高、内涵更广的“美丽家园”,高质量打造杨浦宜居安居幸福新样板。 二、统筹宜居安居,推动全要素集成焕新 (一)顶层设计强支撑。聚焦底数范围、目标任务、提质提标、全过程管理四个方面,建立形成从全区“美丽家园”住宅修缮工作方案、设计导则、实施细则到街道片区实施方案1+1+1+N更新工作体系,为统筹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提供支撑。目前《杨浦区2024-2028年“美丽家园”住宅修缮专项工作方案》已经区委书记会、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正在走相关发文流程。《方案》明确修缮改造的原则、内容、标准及投入保障、责任分工、组织实施等,使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健全全周期管理制度,通过分析评估现有流程效率,并结合往年工作经验进行瓶颈识别和改进提升,形成《杨浦区“美丽家园”住宅修缮项目实施细则》,并绘制完成新一轮项目启动及建设流程图,从项目申报、征询、设计、开工、施工、竣工全周期各环节做好源头把控、规范督导;以目标倒推进度,做好任务分解,指导街道明确各阶段具体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确保项目启动的可执行性和可控性。 (二)片区焕新提品质。一是绘制“一张图”,加强总体设计引导。按照集成修缮焕新、功能复合提质的工作思路,新一轮“美丽家园”深化形成“全区设计导则+街道片区化方案+具体项目设计”的工作路径,建立两级方案评审制度,各街道将根据年度计划安排,立足小区、社区、街坊、区域功能区的整体品质提升,制定以“美丽家园”住房修缮为核心,联动“美丽街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微更新”等专项任务集成、多重要素叠加的“片区化修缮”方案“蓝图”,并逐一经区级层面片区修缮评审征询。3月20日,分管区领导召开首场评审征询会以来,已有7个(至本周末)街道通过“片区化修缮”整体方案评审,将于4月底前全面完成。后续区房管局将督促街道加快计划今年启动的单个项目方案设计,并协助召开具体项目方案评审会。二是形成“一盘棋”,加强条块协同发力。进一步夯实完善工作机制,区级层面加强统筹,区房管局协同区建管委、区绿容局、区残联、区体育局、区消防支队等部门,加强项目落地并统筹规划“美丽家园”建设与消防设施、水、电、燃气等地下管道项目同时开挖施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开挖施工造成居民困扰,为各街道“美丽家园”高效集成、共同布局助力提质。街道层面成立工作专班,负责辖区内整治项目确定、方案制定和具体实施,负责落实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协调和指导,确保美丽家园建设高效有序。三是抓好“一个点”,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指导各街道加快确定新一轮“美丽家园”幸福样板点位,通过“案例引路、以点带面”抓好典型宣传,示范带动形成连点成线、织线成面、聚面成体的“美丽家园”幸福实景图。 (三)培训赋能抓推进。分层分类加强培训指导,组织各街道、社区规划师及“美丽家园”相关设计单位召开《设计导则》宣贯答疑会,以分类引导、场景营造、色彩协调、文化融合、多维治理为出发点,围绕房屋单体、景观环境、附属设施等要件构建多要素全覆盖设计引导体系进行详细解读,高效指导各街道住房修缮工作开展和项目实施建设。组织各街道、项目实施单位召开《实施细则》培训会,对即将申请启动的“美丽家园”项目的考核评估制度和关键节点作了提醒提示,压实各环节工作责任。 三、激活自治共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倾听民声,提升工作“精度”。坚持急重先行,把群众呼声最强烈、短板问题最突出的社区、涉及重点功能区域打造以及环高校创新社区试点的“美丽家园”改造计划往前排,解决好最急最盼的需求。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始终,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重点聚焦小区急难愁短板和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向往”,细化梳理老旧住宅修缮建设具体实施内容,进一步完善全要素清单,通过“菜单”式服务,引导小区对照清单逐条排摸现有硬件设施情况,绘制较为直观的小区整体环境“画像”,从而推动形成群众认可的“修缮清单”,让居民需求真正落到实处。 (二)汇集民智,做实民生“厚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四位一体”作用,让居民参与社区“旧貌换新颜”全过程、各环节,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让群众真正成为小区改造的“设计者”“建设者”“受益者”。通过社区规划师深度参与把控方案设计,统筹考虑为老服务、儿童友好、安全韧性、人文特色等多功能复合的项目集成,按需定制“一小区一方案”,切实提升改造显示度和群众感受度。 (三)凝聚民力,构建共治“维度”。通过小区环境“硬改造”赋能社区治理“软实力”同步提升,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和社区治理创新深度融合,讲好“人民建”和“为人民”有机融合的社区善治故事,实现改造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为后续维护保养、物业费提标等长效治理形成良好氛围,加快构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就是我们工作改进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区人大的监督下,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紧紧围绕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重振杨浦“一股劲”这三篇大文章,奋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 “美丽家园”幸福新样板,为建设属于人民、服务人民、成就人民的美好杨浦做出更多贡献。 特此报告。 |
![]() |
![]() |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