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规章制度 代表建议 审议意见及办理情况 人事任免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
简报第11期:立足新形势 共谋新篇章——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之十

王伟代表:报告直面问题目标明确建议:一是政策精准发力,多为中小企业纾难解困。二是加大“美丽家园”建设力度。三是加强队伍建设。

苏颖代表:报告全面深刻,在疫情中重振经济令人振奋,2023年规划有点有面、深刻实在。建议:一是重视提振经济。二是重视弱势群体。三是重视典型树立。

李亚琳代表:报告积极向上、务实有力,五个方面的总结非常完整。建议进一步细化零售业、服务业的扶持政策,纾困手段更多元化。

吴益民代表建议:一是在建立、运营联合融资平台中,引入保险机制、基金机制、损失分担机制。二是加强行政人员依法行政知识考评。三是提升审核质量。四是合理执行“五年一户一生”就学政策。

周杰普代表:建议:一是社区医院起到第一道防线作用,各级医院发挥网格化作用。二是未雨绸缪进行全面筹划布局。三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项目要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四是每年实事项目要公开需求侧、供给侧数据

邱毅涵代表2022年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大力发展经济,为未来发展提供后续保障。2023年工作目标非常清晰,六方面政府明年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和高目标。建议:考虑如何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通过提供更多产业政策和配套服务,将优势企业引来杨浦、留在杨浦。

计小青代表:报告总结全面、客观中肯,2023年发展思想明确,工作重点突出,目标措施可行。建议:一是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外资、民营、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和居民的信心。三是关注家政、餐饮、快递等弱势就业群体的生存环境和权益保障。四是深入研究数字经济环境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的特点,引导激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庄晓漪代表:报告全、实、新,亮点频出。建议:优化财政支出方案,推动社会资金与区级财政相结合,发挥联动效应,让企业商家参与。

陶焱马金龙代表:建议:一是建立长效健康防疫机制和心理疏导机制。二是促进消费建立杨浦区电子线上线下消费平台,在五角场发放专属消费券,挖掘大学路和核心商圈的消费潜力。

钱飞代表:报告政治站位高、把握大势准、任务落点实、民生底色浓。建议:一是实施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引导企业明确目标指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二是把政策落实更细更到位,跟踪政策实施,让企业及时用上好政策。

吴坚代表:建议一是总结大上海保卫战中好经验加强社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二是围绕经济建设,继续抓民生、抓区域发展重点。三是落实均衡教育资源的工作规划,全面提升杨浦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力。

吴肖乐代表:2022年政府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成绩明显。建议:一是出台促消费相关政策措施。二是加强与高校科研人员的对接,评估政策执行效果。三是针对企业关切问题,结合RCEP相关政策,进行针对性解读。四是及时总结疫情诊疗临床经验,形成科学、全面、具体的防疫指南,更加细致做好社会面科普。

叶建国代表:工作报告满怀信心、催人奋进。一是数据说话,二是直面问题,三是目标明确、举措有力。建议:一是优化投资,聚焦城市更新、社会建设项目,整合社会资源。二是加快城市更新,可参考江浙等外省市智慧社区的建设方案。

朱敏华代表:报告内容翔实。一是希望制造业企业及时抓住机会,跟上杨浦发展步伐。二是结合工作目标,制造业企业要主动作为,在新的一年做出贡献。三是要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让城市和生活更美好。

王香云代表:建议一是加快补充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二是加强药物的价格和质量监管。三是关注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做好救治工作。

韩昭庆代表:报告深刻全面、直面问题,工作目标清晰可行。建议:一是重视环境治理,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整治工作。二是重视美丽家园改造。三是细化防疫工作,学习先进防疫经验,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牢牢兜底。

黎明代表:建议延续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出台落地更精细化的对策。2023年群众工作生活、企业发展可能会出现很多新情况,充分发挥多方合力。

陈柏霖代表:2022年工作不易,城区环境提升明显,旧改彻底结束,美团、字节、B站等企业的引进也有了载体和空间。2023年工作安排不简单。六句话总结明年工作重点提纲挈领。今年提出四个“6%四个“新”。街道重点工作将回归到抓经济、抓治理。

石磊代表:建议:一是加强基层建设,维系好疫情期间与群众建立起的良好关系。二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重视人才引进,解决人才落户和住房难题。

吴秀娟代表:报告信息量大,令人振奋。2022年成绩喜人,2023年民生实施项目具体可行。建议:一是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二是优化商环境,三是做实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四是充分用好志愿者队伍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服务。

卢大儒代表:报告系统全面、工作扎实,对2023年工作提出很多期待。一是希望适度放宽老旧小区美丽家园申请要求。二是希望街道卫生中心更好发挥作用,保障各类医药供应。三是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时间表。四是要重视校区园区社区联动。

郑岭梅代表:建议政府继续牵头,让更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多元办学模式探索中获得资源支持,惠及更多学生。

焦娇代表:过去一年非常不易。希望报告向代表呈现出更多需群策群力的问题,便于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2023年要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应急能力和基层队伍建设。

叶国华代表:建议:一是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药难问题,做到配药开药一步到位,减少群众配药环节。二是目前长护险在评估期间无法提供服务,希望加强考虑,切实解决群众困难。

范群力代表:希望2023年抓经济的同时,疫情防控不放松,要在医疗配置上作进一步部署,比如,加大药品储备和医院床位储备。在民生方面,要加大民生实施项目的落实力度。

尼冰代表:2022年杨浦经济GDP增长率居于全市前三,充分体现了杨浦经济的韧性。在今后工作中,政府要继续拿出十足的干劲,紧紧围绕在群众身边,充分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