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规章制度 代表建议 审议意见及办理情况 人事任免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
牢记嘱托担使命 奋勇争先建新功
牢记嘱托担使命 奋勇争先建新功
——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之七
 
    魏伟明代表:去年,区政府工作稳中求进,真抓实干,各方面取得新成就、新进步。报告目标可行、重点突出、举措务实。建议:一是增强滨江发展能级,精准定位,持续挖掘杨浦滨江土地和空间资源。二是做深做实产学研融合,围绕创新发展再出发,在做实产学研项目融合上提出更有操作性、更清晰的路径。
    尼冰代表:去年,面对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杨浦以内在努力应对外部冲击、以自身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充分彰显了杨浦经济的韧劲和拼劲。新的一年,杨浦将依据全市“奋力一跃”的总要求,坚持“以进促稳”,在构建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发展在线新经济上“布新局”;通过“固”“育”“引”相结合,在扩大充实12条细分产业链上“出新招”,力争“将工作做到最好”。下一步,要在区政府职权范围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帮助我们更好简政放权、服务企业、盘活市场。
    徐丹丹、陈雪峰代表:报告振奋人心,数字经济亮点频出,民生项目落地见效,新的一年战略布局清晰稳健。希望政府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刺激消费。
    李亚琳代表:新的一年,我们从事零售业务的企业将做好消费者群体数据分析,挖掘新的目标和零售渠道,稳住基本盘,为五角场商圈建设做贡献。
    吴益民代表:建议:一是培育、引进、集聚一批与科创定位相适宜的高素质中介服务机构和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制定专项支持政策,不断提升安商、扶商、助商等方面水平。进一步平衡好“放”和“管”的关系,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二是进一步探索做实“无人律所”等创新服务,加强专业指导,切实把好事做好。
    陶焱代表:报告守正创新,高瞻远瞩。建议:一是持续打造杨浦文化版图。推动杨浦滨江文化建设,近期新建一个小小话剧场、一个小小京剧场、一个小小喜剧场、一个区少年宫分馆,建立网红新地标,打造杨浦滨江工业文化打卡集群,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中新增文化平台。二是加快复旦大学人文创新社区建设,用好EMBA、DBA、MBA等班级的人才优势,吸引他们投身杨浦建设。发挥好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科优势,做好产学研的对接落地,让数字人才在杨浦落地生根。
    叶建国代表:建议一是持续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希望在吉普社区新建菜场,解决买菜难得问题。二是进一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建设,提升城区应急能力。
    周杰普代表:建议一是充分发挥好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资源作用,加强区校双方的互联互通,协同合作二是在设立基层咨询受理点方面要做好前置程序和决定体系的衔接,进一步增强行政复议的作用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探索更为便捷的市场退出机制。
    石磊代表:建议加大对人才的宣介力度,联手B站、抖音与复旦、同济等高校招生办合作,向在校学生介绍杨浦的科创条件、数字产业活力和文化资源等,吸引更多潜在人才。
    陈丽丹代表:建议一是扩充大学路的“产业朋友圈”,推动更多产业在大学路落地。二是合理分配资源,形成差异竞争。打造独具特色的五角场IP,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是将城市更新与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一体推进,统筹推进文体旅商综合发展。
    吴秀娟代表:建议充分发挥杨浦区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一方面招募吸引长三角及海外有一定规模的科创企业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另一方面加强校企联动,设立联合研究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基金或专项资助,做好从基础到应用型转化的衔接工作,发挥科创品牌辐射作用。
    罗凌代表:报告中提出聚焦12条细分产业链,让企业更能清晰布局定位,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区域经济发展中,令我们深感鼓舞。期待早日启动滨江健康科技产业园项目,推动杨浦医药医疗产业发展。
    苏颖代表:建议一是进一步促进产学研,有效盘活资产,释放产业用地空间,激活企业招引优势。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搭建高科技技术需求和基础供给的对接平台,发挥好央企、国企牵引作用。三是推动成熟的Pre-IPO项目和早期的概念验证项目相结合,提升基金投资回报的结构化确定性。四是发挥好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平台作用,招引更多科技成果、项目及人才。
    郑岭梅代表:谈两点想法:一是发挥区域内大学资源优势,推动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科创教育体系,提供专业指导和丰富的科创教育资源,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科创教育,为中小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引育高水平人才,提升区中心医院医疗能级和综合实力。
    卢大儒代表:报告强调着力建设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受触动。建议: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推动政府和高校双向互动、双向奔赴给予大学科技园区更多的资源支撑政策优待。
    吴肖乐代表:过去一年工作成果丰硕、令人振奋,杨浦创新动能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索提高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高专利交易中的校企匹配效率。
    韩昭庆代表:报告深刻体现杨浦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建议: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设医养结合机构,老人提供医疗陪护服务。
    洪耀顺代表:建议一是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更实措施,支持企业发展。二是做好加装电动车充电桩、改善电梯老化等方面实事,进一步加快“美丽家园”建设。
    体圣代表: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杨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预计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杨浦的一系列顶层设计、谋篇布局。
    方沂、吴坚、黎明、朱敏华代表:建议一是加大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三是加强基层治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四是注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和引进,保障高素质人才生活需求,加强人才公寓和保障房建设五是聚焦高附加值、高技术制造业需求,在传统工业厂房更新上拓宽思路。
    邱毅涵代表:建议要充分利用金融工具的赋能价值,将自身产业发展体系与“五大金融”体系深度结合,释放更大发展潜能。
    马金龙代表:建议一是在关注教育行业硬件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教育从业者的软实力和综合素养。二是加大对基层治理的调研力度,提升治理水平。
    陈媛媛代表:建议一是继续发挥杨浦科技创新的长处,推动高水平创新迈向新征程。二是在文体旅商融合方面进一步提升。
    庄晓漪代表:建议一是加强历史建筑保护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杨浦滨江工业遗存改造、水质生态修复、公共空间建设和区域交通优化。二是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