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规章制度 代表建议 审议意见及办理情况 人事任免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
砥砺奋进之志 加快城区发展——各代表团认真审议区政府工作报告之五

邱红代表:两点体会:一方面工作成效令人振奋。一是2024年杨浦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交出漂亮“成绩单”,主要指标韧性增长、基层治理成效显现、文明城区积极创建,民生服务投入加大,居民百姓获得感强。二是大事多、喜事多、要事多,在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激发了广大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2025年工作安排实事求是、工作举措重点突出、工作亮点保持延续。殷行将继续做好就业创业、助残帮困、为老服务、健康指导等工作,积极推动代表建议落地,也希望更多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给予支持。

曹月代表报告总结全面客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对2025年工作安排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措施具体、与时俱进。2025年重点做好两方面:一是把无障碍环境建设融入三年行动计划,细化落实“一户一策”个性化无障碍改造,推动改建社区无障碍设施配套,提升滨江友好人文环境等。二是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协同区卫生健康委建立完善市、区、社区三级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网络,完善软硬件建设;与街道积极合作,结合“15分钟生活圈”打造阳光康健驿站,提供家门口的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

宋熠代表:报告数据详实、文风务实。下一步工作:一是积极拓展业务,持续加大招商力度。二是针对杨浦老龄化现状,发挥企业优势,用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做好老年人服务。建议政府、个人、企业共同出力,解决中等收入老年人养老难题,打通养老“最后一公里”。

常光照代表:杨浦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卓有成效。建议一是构架良好数据生态体系,建立各环节严格规范和标准,保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二是推动数据共享与开放,建立健全数据交换平台,盘活数据资源,为政府决策、企业创新、公共服务赋能。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依托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学术积累与技术储备,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与场景验证。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打造复合型人才,提供实训和就业机会。四是做好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以专项扶持资金、试点示范项目、减免税费、完善监管体系等举措,营造公平有序的生态环境,助力中小微企业融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五是推动数字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关注特殊人群,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六是积极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加快推动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吸引更多国际人才与资本,为数字经济提供开放多元的发展空间。

潘志刚代表:深刻感受到杨浦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变化、新成效。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持续推进新江湾、中原等地区电网规划建设。二是统筹做好预案编制、设备特巡、隐患排查等工作,夯实杨浦韧性安全基础。三是主动服务对接重点产业,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电力接入等工作,助力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满足群众美好用能期待。

朱朝军代表:报告从六个方面总结杨浦2024年工作,站位高、举措实,成绩有目共睹、鼓舞士气。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杨浦要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议一是充分发挥科创教育资源优势,加强科技合作,共同打造科技创新高能级平台。二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发挥政策支持、企业服务和协同配合。四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强化人才服务和保障。

徐珍代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有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各类资源及制度的支持。建议政府搭建平台,通过技能培训、工作推荐等手段帮助各类人员再就业。

金晓刚代表:建议一是要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加强学科设置与AI发展的对接。同时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时间,政府要深入思考、统筹规划好近期远期的关系。二是希望继续保持降本增效的态势。

熊素珍代表:建议一是要注重信息化时代下的数据安全。个人信息的泄露让人很困扰,政府要加大对网络数据的安全管控,营造更健康绿色的数据生态环境。二是更加注重源头防控。目前平安建设的措施很多,但主要聚焦后期堵漏,希望有关部门靠前思考,加强源头管控。

余东代表:报告内容丰富、翔实,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突飞猛进的势头,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态势。建议一是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人才积累。二是落实安商稳商举措。三是把美丽家园、加装电梯等工作指标细化量化,更好做规划、强落实、重推进、稳民心。

张斌代表:建议一是政府应当加强综合治理,化解社会矛盾,严惩犯罪分子,治标治本。二是随着幼儿园关园潮的到来,空置房将越来越多,希望允许分割出租,高效使用。

白骏代表:报告全面总结了2024年的政府工作,数据详实、成绩显著、鼓舞人心。从街道自身来看,2025年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塑造宜居环境。全力推进街道美丽家园建设和65个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推广屋顶光伏、建设慢性道路等探索绿色“减碳更新路径”。二是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幸福指数。试点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善街道为老综合体布局。三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何光、张衡、汪艳、徐毓锟代表:报告实事求是,既理性、客观地总结了2024年取得的成绩,又冷静、清醒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厘清了进一步改进工作的思路,明确了2025年的工作目标。建议一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二是优化健全12345热线工单服务机制

俞佩红代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给居民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建议优化社区卫生医院药品配送机制。

韩晓铭代表:建议通过繁荣文体事业及扶持配套产业,推动文化IP正向生态,给青年创业创造土壤

虞军代表:报告质量高,工作内容、数字和成绩都很实。下一步妇联将与相关部门一起携手,积极引导家庭关注孩子心理,助力孩子健康成长。希望政府更多关注与社会和群众密切关系的热点难点,加强部门间携手,共同为区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余建军代表:报告催人振奋,成绩令人振奋。下一步,将做好两个方面:一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助力杨浦数字经济发展二是充分发挥平台企业技术和资源优势,吸引汇聚更多AI企业落地杨浦,助力杨浦打造“杨数浦”品牌。

王海龙代表:去年工作成绩斐然、令人欣喜。建议一是进一步发挥政府牵头引领作用,依托12条细分产业链链长制,分行业打造互联网平台陪跑中心,联合MCN等优质中间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公益陪跑服务,助力其健康长远发展;二是建立常态化帮扶机制,为中小企业争取更多平台流量支持并通过开展定期辅导、培训和咨询活动等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平台运营难题。

苗得雨代表:建议联合在地高校共同发力智慧养老服务,推动成立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和创业基金,鼓励研发智能养老设备和服务平台,构建高校、社区、企业共同参与、协同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助力打造杨浦“幸福养老”品牌

牟春代表:建议政府定期举办各类业务论坛与研讨会,为区内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区内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合作。

刘卫代表:去年取得的成绩不易。建议一是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服务力度,着力加强“点对点”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遇到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二是加大对医疗服务的投入支持力度,切实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

周海鹰代表: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新征程上,全区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奋力一跳,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和创新生态营造,深入谋划建设“杨‘数’浦新质秀带创新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全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一个核心主导,“互联网+”和“智能+”为两个基础支撑,在线新经济、创意设计、智能制造为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绿色低碳、科技服务为四大新型领域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充满韧性、可持续生长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紧紧抓住战略发展契机,以复兴岛为“核爆点”,加速杨浦滨江高水平开发建设,全力打造世界级滨水空间新典范,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新的一年里,区政府将继续奋勇前行,全力推进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振作杨浦“一股劲”,不断改进提升政府工作质效,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洪波代表:工作报告内容详实、客观全面,是一份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的供给力度,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加快学校、医院的新建和扩建步伐;二是持续推动养老服务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

王继红代表:2024年,杨浦经济社会发展有质、有量、有创新,2025年工作部署定位明确、方向明确、重点明确、路径明确。建议一是加强与在地高校交流合作,更好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要求;二是在人民城市建设上加强合作支持高校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共同推进体医融合示范建设

赵静菡代表:报告是一份全面务实具有前瞻性的报告。建议一是明确学校和社会各方的权责边界,让学校能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这一核心任务。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主动跨前一步,为学校、家长提供符合规定的校园餐饮供应商白名单,切实扛起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二是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源支持,推动校家社协同联动,促进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学校提供更多专业、可靠的教育资源。

邬宏伟代表:过去的一年,区委、区政府在纷繁复杂形势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报告内容详实、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我们指明方向,对报告表示赞同和肯定。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为实现报告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共同开创杨浦的美好明天作出积极的贡献。

施瑞红刘霞刘刚夏晨欧阳芳芳代表:报告内容丰富详实,展示了杨浦在过去一年取得的各项成绩期待202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带领下,紧抓发展机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提升城区治理水平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打造宜居安居的美丽杨浦。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