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作委员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的水平,针对本区道路交通建设管理中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今年5月至8月,部分市、区代表对本区的市政道路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以问卷、座谈、视察的形式开展,重点研究了本区12个街道、镇的市政道路特别是无人管理道路的现状、存在问题和管理责任的落实等问题,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杨浦区现有市政道路189条,其中快速路2条(内环高架路、中环杨浦段),主干路13条,次干路59条,支路11条,总长238公里。自2007年1月1日《上海市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颁布以来,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积极履行职责,为加强本区城市道路管理,保障城市道路完好,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一)深入宣传,提高《条例》的社会知晓度。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十分重视对《条例》的学习和宣传,一年多来,通过举行《条例》现场咨询会、夏令热线社区服务活动、发放文明施工等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举行知识竞赛和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市民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努力提高《条例》的社会知晓度。同时还积极开展《条例》的培训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条例》轮训班,开展《条例》知识竞赛、问卷调查并组织专题研讨会,对修订条款和“架空线”管理等新增条款进行重点研讨,进一步领会《条例》的精神,了解行业管理新要求。 (二)关注民生,开展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2007年,区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启动了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聘请专业设计单位编制《杨浦区综合交通规划》,形成了杨浦区综合交通近、中期规划方案,并逐步推进公共停车场和智能化管理建设。以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水产大学95周年校庆、财经大学90周年校庆等重要庆典为契机,抓进度、抢时间组织实施了高校周边道路改建整治工程。实施了迎“特奥”道路整治、架空线入地、无障碍设施建设三大板块市政配套建设项目,完成了国庠路辟通等7项道路整治工程。为方便居民出行,新辟、调整了3条公交线路,在交通十分拥堵的环岛淞沪路口新辟了2个港湾式车站,新建3个出租车停靠站。为方便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师生往返出行,开通了新江湾城第一条公交线路168路。 (三)加强管理,注重道路维修和养护。一是重视基础管理,提高设施完好率。做到主干路每天巡视一遍、次干路三天巡视一遍、支路每周巡视一遍,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修复。主动听取居民意见,合理安排养护经费,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旧区道路纳入维修范围,在道路养护、大修工程中,为居民增设排水管道,方便居民生活。二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道路设施运行安全。建立市政道路应急抢修队伍,配备必需的应急物资,发现市政设施缺损,立即处置修复。完善网格化管理运转机制,建立首问责任制,明确责任人,优化处置流程,提高运转效率。三是改造和辟通道路,充分利用和挖掘现有道路潜力。组织实施了国庠路辟通、政通路拓宽、国济路整治、增辟翔殷路国和路口调头和左转弯车道,改造殷行路、国顺东路、黑山南路等3条瓶颈道路,提高了本区道路的通行能力。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本区城市道路建设和管理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此项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还需要继续完善提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本区还存在部分无人管理的“无主道路”。杨浦区现有12个街道、镇,存在“无主道路”状况的有8个街道,共计“无主道路”41条,约4万多平方米。根据《条例》的对城市道路的定义:“城市道路包括市区和城镇范围内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的道路、桥梁、隧道及其附属设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该41条道路不属于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中的任何一类,依法不属于市政管理道路,而该类道路也不在小区内,不属于物业管理的范围。据了解,分布在我区8个街道的41条“无主道路”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 1、原开放式住宅小区封闭管理以后,小区围墙外的街坊道路处在无人管理状态,特别是两个相邻住宅小区封闭管理以后,小区之间的街坊路就是“真空管理”(如殷行街道,包头路市光一村、风光职校通道)。 2、大型公建设施周边与封闭住宅小区之间的人行道无人管理(如控江街道,杨浦大剧院西侧道路万福路至控江路段)。 3、原小镇内无名路无人管理(如延吉街道,原杨家浜镇内永吉路至控江路段)。 4、大型国企调整搬迁后,在地铁尚未开发之前,周边道路无人管理(如定海街道,十二棉地块西侧腾越路段)。 5、道路建设中,因各种原因没有列入市政道路管理范围,因此无人管理(如五角场街道,“学府街”武川路至吉浦路段)。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形成了无人管理道路,既影响了市容市貌和环境整洁,又影响了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行人出行。人民群众要求政府解决的呼声甚高。 由于此类道路长期没有落实责任管理单位,造成诸多影响居民生活的矛盾和问题: 1、路面损坏无人维修。如五角场街道学府街(武川路-吉浦路),该路段为步行街,两边是小区和商店,环境优雅,经过两年多的使用,部分路面坑洼不平,导致行人摔倒之事时有发生。平凉路2767弄人行道无人维修路面,居民反映强烈。 2、下水道无人疏浚、修理,造成路面积水,如定海街道十二棉周边腾越路段长期积水。 3、路边绿化无人养护,绿化损坏严重。 4、路边没有路灯,影响行人出行安全。如长白街道松花江路95弄小区门口,地处偏僻,治安状况较差,无路灯,极可能造成社会治安事件。 5、部份道路乱设摊情况严重。路面脏乱差,居民意见很大,如延吉街道永吉路杨家浜镇无名路,个体摊贩集中,路面垃圾成堆,市容市貌极差。 6、目前“无主道路”仅靠各所属街道与建交委、市政、绿化、环卫及部分物业公司打招呼,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来维持日常管理,由于长期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资金不到位,已形成积重难返的状况。 (二)本区部分城市道路被重复挖掘的现象还存在。《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禁止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确需挖掘的,应向市市管处或者区、县市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第二十五条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道路交付使用后五年内或者大修的城市道路竣工后三年内不得挖掘;因建设工程施工确需挖掘的,由市市管处或者区、县市政工程管理部门提出初步审查意见,经市市政局审核,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本区有些道路由于各类管线埋设计划不一致被反复开挖的情况仍然存在,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城市道路下埋设各种管线,遇有水、电、煤气、电信等设施抢修,各公司各自开挖,导致修了又挖的“马路拉链”现象严重,居民意见较多。 (三)占用人行道乱设摊“顽症”仍未根治。《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擅自占用人行道设置各类设施。在视察中发现,本区的部分人行道上“摊亭棚”现象比较严重,路边各种小店经常在门口人行道上设摊,既影响环境又影响行人安全。破坏绿化、护栏设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学校门口存在占用人行道停放自行车、助动车现象,妨碍了路人行走。 (四)少数道路年久失修,路基缺损。《条例》第七条规定,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保证城市道路建设资金的投入。由于本区道路面积比较大,每平米道路维修养护经费低于其他区,以致经费不足,部分道路年久失修,居民出行不便。 (五)道路文明施工水平有待提高。杨浦处于大开发大建设阶段,重大工程项目较多,少数工地还存在施工铭牌缺失、告示信息未能及时更新、施工场地未能全封闭围护,扬尘控制措施不到位,施工噪声影响周围居民等现象,文明施工监管需进一步加强。 三、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推进城市道路建设,改善城市环境,优化城市交通,现就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制定制度,将“无主道路”纳入长效管理范畴。请市、区政府尽快落实管理单位,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形成对“无主道路”的有效管理。对目前已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出行安全,容易发生治安恶性事件的路段,在未落实责任管理单位之前,建议由所属街道先承担管理责任,并落实管理资金,使管理功能有效运转。建议市、区政府对“无主道路”管理资金列入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如道路路灯安装及用电费用应由市政府落实市专业单位负责)。对街道、镇投入资金给予转移支付补贴。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减少反复挖路。本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较薄弱,不少道路修建于70、80年代,供电、供水、供气等配套工程跟不上城区建设发展步伐,经常反复施工维修。而水、电、煤气、电信“四大公司”往往各自为政,部门统筹和协调不够,导致马路一遍遍反复开挖,影响交通和安全。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每年年初召开各区政府和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通讯、广电等管线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各单位上报开挖道路年度计划,纳入年度挖掘道路计划管理,加强统一运筹安排,减少反复开挖,并由各区政府负责监督检查年度计划的落实。 (三)加强管理,取缔人行道乱设摊行为。本区是老城区,居民有购买需求,摊贩有就业生存需求,导致马路乱设摊现象屡禁不止,妨碍交通、影响市容,也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垃圾和污水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乱设摊严重的地段,疏堵结合,建设标准化菜场或在交通影响较小的马路建定时设摊专用路段,有专人负责管理和清扫。依照《条例》第二十七条,也可以在宽度大于三米的人行道上设置标准化设摊专用亭,既满足了居民的购买需要,又整治了环境,解决了“困难人员”的生存需要。 (四)加大投入,明确职责,加强对道路施工工程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要逐步增加道路养护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做好道路的养护维修工作,每年定出对年久失修道路的维修计划,列入财政预算,提高道路设施的完好率以及道路平整率,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对本区道路工程施工的监管,组织相关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掌握文明施工各项制度和规定,进一步探索文明工地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责任考核机制,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对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百姓生活的施工行为严肃查处。对市属重大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市政府要落实专职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提高文明施工程度。 |
![]() |
![]() |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