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规章制度 代表建议 审议意见及办理情况 人事任免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
于精微处见实效: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社区“毛细血管”

全过程人民民主蕴含着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激发善治活力的强大智慧。杨浦人大“人人议事厅”聚焦社区治理关键话题,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与党建引领物业治理、深化共建共治共享等基层治理机制有机衔接、互融共生。在杨浦明月坊小区,这一共生效应清晰可见:往日扎堆充电的电瓶车如今井然有序,临时闲置的公共绿化变身中药百草园,曾经疏离陌生的邻里化身“社区规划师”携手共建共治。这一华丽蜕变,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社区最小单元激活治理动能的生动诠释。

民主浸润

从区级共性问题到社区个性化方案

2024年9月,杨浦区人大在大桥街道举办“人人议事厅”基层民主协商活动,围绕非机动车充电难问题进行了大讨论。来自于居民群众、人大代表、企业、园区、居委会干部、专家学者的各种思想观点互相碰撞。

 

人人议事厅的讨论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涟漪扩散到明月坊小区。来自于月坊居委会的90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阳阳也参加了这场活动。其辖区的明月坊小区地下非机动车库由于建造之初的设计缺陷,仅30公分宽的坡道对于非机动车来说通行十分不便,居民更愿意在路面充电棚或者楼道充电,造成路面车辆拥挤和安全隐患,一直悬而未决。议事现场,有企业代表提出,“非机动车充电难问题可以依靠市场化手段来解决,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来协调。”这话一下打开了李阳阳的思路,“市场化”三个字让他茅塞顿开,心里默默有了一个初步想法:通过提高路面充电桩收费标准来分流。但具体怎么分,会不会引发居民不满,地下车库进出不便怎么解决还是没有头绪。

 

人人议事厅提供了新思路,也提供了方法论。“议题解决还需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议事方式放到居委会,小区里居民想法比我们更接地气。”李阳阳组织召开了居民协商会,很快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方案渐渐成形。“地面、地下一层、地下二层进行梯度收费”“地面充电桩可以对老年人、残疾人有优惠。”针对地下车库进出不便的问题,一位社区达人提出,“可以试试放置汽车轮胎来对坡道进行改造。”一场讨论让大家灵感迸发,方案不断完善,越讨论,大家越觉得可行。

最终,小区与充电桩企业沟通,对各区域充电桩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并对路面充电桩开展老年人充值优惠和投币服务。同时,通过铺设橡胶斜坡垫,将非机动车坡道拓宽至50公分,车辆能够轻松通行,有效实现了车辆分流。原本评估需要20万元的改造项目,仅花费了4000元,并且全部来源于居民募捐,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明月坊充电车棚改造项目,是“人人议事厅”后半篇文章在社区的续写,从区级议事厅收集的共性问题,在社区层面转化为个性化解决方案,民主的闭环由此形成。

 

常态扎根

协商议事激活可知可感的民主生态

当居民亲手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民主就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可触摸的日常生活。对明月坊的孩子们来说,民主是大家一起种草药。

 

曾经的明月坊有不少杂草丛生的废弃地块,功能缺失。针对废弃地块的改造,居委会邀请了50余位居民代表召开恳谈会,经居民投票决定将空地改造为花园。围绕花园怎么建,小区又陆续开展了10余次协商讨论。有居民提出,可以建一个中草药园,既能观赏,又实用,得到了广泛认同,大家一起讨论投票选出草药品种,并根据生活动线偏好确定布局。依托党建联建机制,小区邀请中医院医生进行指导,组织属地小学生、居民小朋友共同种植草药,制作彩绘立牌。现在,孩子们种下的草药正茂密生长,小区组织志愿者认养维护,并开展了民俗游园会、中药香囊制作等特色活动,持续反哺回馈居民,极大激发了共建共治热情。

 

在明月坊,民主协商机制已经从临时性活动进化为社区治理的常态化基因。从明月议事坊到儿童游乐场,从养宠管理到高空抛物治理,小区在一个个社区改造和治理项目中,探索总结出了三级议事机制,即楼组听民声精准触达需求--“三委”聚民智转化专业方案--民主决策惠民生促进项目落地,让居民成为问题的定义者和解决者,使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嵌入社区“毛细血管”。

议题深化

民主拆墙建门重构社区联结

按照规划,明月坊二期被列为保租房项目,与一期之间设置了一道围墙进行分隔。为了便于管理,二期计划单独成立为一个新的小区,这将导致明月坊公共空间缩小,居民出行不便,引起了小区居民不满和反对。不同于以往小区的微更新项目,这是一个多层级的复杂问题,民主协商与三级议事机制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楼组议事会收集居民的原汁原味的意见诉求,“三委”进行整合形成方案,引入专业力量进行论证,与保租房开发商磋商,再重新征询居民意见。这一过程反复多次,方案细目从最开始的20多条,多轮优化精简,最终成为了现在的10条,达到双方利益平衡。居民通过“三级议事机制”深度参与方案制定,这一载满民意的方案最终于6月13日经业主大会高票通过。7月,隔绝一期、二期的围墙将被拆除,此后将有一道“睦邻门”连接两个小区,通过服务和资源共享重构“社区共同体”认知。围墙可以分割空间,但民主机制能够破墙开门,重新编织社区联结的纽带。

 

明月坊的实践,无声诉说着扎根于社区土壤的民主之树,无需华丽宣言滋养,只需在每一次真诚协商,每一个共同决策、每一项民生实事的落地中,默默生长出坚韧的年轮。

信息来源: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