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大概况 规章制度 代表建议 审议意见及办理情况 人事任免 代表风采
当前位置:
履职风采⑤ | 驻点履职践初心 按下城市更新“加速键”——区人大代表助力“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获民意满分

杨浦区控江路“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是《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发布后全市首个“原址改建+协议置换”项目,按照改造方案,需要对回搬和抽户的居民做出多元化安置,这一项目因此成为上海旧住房改造有史以来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2024年3月28日,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迎来二次征询正式签约,总计完成签约240户,同意率达100%,签约首日即实现二次征询100%签约。此前“大板房”曾两次尝试启动改造却出于种种原因而未能成功,这次为何能拿下满分?

 

始建于1966年的控江路501号-515号(单号),因房屋为大型预制板装配式结构,俗称“内江大板房”。其由2幢沿街的5层旧建筑组成,共8个门栋,240户居民,每个门栋1梯6户,3户合用1套厨房和卫生间。由于房屋建造年代久远,设施老化,甚至出现墙皮脱落、结构暴露、楼梯移位等问题,埋下不少安全隐患。再加上厨卫合用,居民常年面临着“如厕难、洗浴难、烧饭难”等种种生活困境。

多年来,“内江大板房”居民多次向市、区人大代表反映要求改善居住条件,呼声十分强烈。代表们获悉居民诉求后,反复到实地察看了解实际情况,并多次向区有关部门提出“尽快启动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工作”的建议。2016年、2020年,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工作先后两次启动,但由于安置房源不理想、房屋补贴差价金额较高、居民对改造方案不认可等各种原因,最终均未成功。2023年6月,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呼吁下,延吉新村街道第三次启动改造工作,并将“实施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纳入2024年街道民生实事项目。

人大延吉新村街道工委将搭建人大代表和群众沟通联系平台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时间在“内江大板房”项目基地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点”。常驻联系点的有上海市人大代表,也有杨浦区人大代表;有勘察建设领域的代表,也有社区服务领域的代表,还有法律服务领域的代表。上墙公开常驻7名人大代表姓名和联系电话,设立群众建议信箱,人大代表联络员进大板房楼组群,将收集民情民意从‘定时定点’拓展到‘随时随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难事能解决”。

在首轮征询阶段,人大代表与杨浦区成套办、街道成套办、上海卫百辛(集团)、第二征收事务所携手召开由50多位居民代表参与的沟通会,倾听群众意见建议,根据与居民代表达成的共识及时张贴“成套改造征询公示表”。街道组建“8+8+3+3”工作队伍,即8个专项工作组、8个签约攻坚组,以及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居民志愿队和法律服务团、人民调解团、评议监督团“3+3”队伍。汇聚人大代表、街道和居委干部、社区大管家、心理咨询师、律师、人民调解员和党员居民骨干等各方力量协同作战,逐一上门了解居民意见建议和思想动态,用心用情倾听每家每户的每一项诉求。对于不愿见面、拒绝沟通的居民,人大代表联络员通过最传统、最暖心的手写信方式,敲开居民“心门”。在工作组和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大板房”项目迅速实现首次征询高比例生效。

在前期工作推进中,实施方案设计、置换房源筹措是重中之重。驻点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直通车”作用,与区成套办、街道、项目实施主体、征收单位、设计单位等工作组成员与大板房居民代表召开8次“碰头会”,用心聆听居民对实施方案的意见,先后收集到群众建议200多条。针对呼声强烈、反映集中且合情合理的意见建议,工作组召开几十次会议进行专题会商,反复讨论,沟通交流解决难点问题,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11处较大的修改,使方案具备更坚实的民意基础。

有很多回搬户居民提出,“改造后的房屋需实现厨卫套内一门关”“要增设阳台解决晾晒难问题”“要解决86.67%的老年人和17%的残疾人上下楼难题”。人大代表和专业工作人员反复实地勘察、综合权衡后,优化了最初的设计方案,实现成套独用的同时增设阳台、加装电梯,将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真正落到实处。

有不少抽户置换的居民提出,前两轮方案中异地安置的房源需要贴补较高差价,自身经济条件有限无力承担。工作组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梳理汇总能够与大板房相匹配的区内外征收安置剩余房源和历年成套改造增量房源,最终形成170套“房源备选库”,其中89套置换房源无需居民补贴差价,确保了每户抽户置换居民都能选到1套托底不贴差价房源。如果这些居民在后续摇号选房时最终没有选到自己心仪的房源,还可以现场更改为货币安置方式,从而最大程度满足居民的不同安置需求。

“大板房项目”更新实施方案出炉后,工作组通过上墙张贴、展示立体沙盘模型和改造后房源户型及面积、大屏幕播放视频、微信群发送、每户发放书面方案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预公示和宣传,并连续举办了5场方案宣讲和政策答疑会,切实保障每一户居民的知情权。连巧灵等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相关部门和居民群众的沟通平台,召开“大板房”成套改造居民代表座谈会,就公示的实施方案再次听取意见。

几天后,人大代表周强、王伟立再次携手相关部门召开居民意见答复会,对上次居民座谈会提出的12条建议一一进行答复。对于合理的建议纳入最终实施方案,将惠民做到极致;对于暂时不能落地的意见,也向居民作出解释,讲清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取得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启动二次征询预签约后历时短短16天,368小时,“内江大板房”240户就完成二次征询100%签约,跑出了杨浦城市更新“加速度”。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人大代表、街道同签约单位的携手努力,离不开居民们的众志成城,也得益于改造方案的“极致惠民”,得益于民主协商与民主决策的良好氛围。居民们即将告别厨卫合用,迎来居住条件的焕新升级,大家欢呼雀跃,相互拥抱,有不少居民喜极而泣。

签约工作结束后,驻点代表就搬迁问题和部分居民召开协调会,并且到现场监督摇号选房全过程。在人大代表和工作组的共同努力下,“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实现了征询率100%,签约率100%,搬迁率100%和群众满意率100%。下一步,街工委将持续跟进、参与、支持、监督内江“大板房”成套改造项目建房、交房等后续工作,早日实现“大板房”居民的安居梦。

获评年度履职优秀案例代表:连巧灵、周强、王伟立

推荐单位:区人大常委会延吉新村街道工委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