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 |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凤南一村,是杨浦区典型的老旧住宅,居住环境恶劣,安全隐患严重,百姓要求改善居住环境呼声强烈。为做好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人大代表配合街道党工委、人大街工委协同发力,听民情、汇民意、聚民智,精准找到小区居民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实现征询、搬迁、签约三个100%,跑出杨浦城市更新“加速度”,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全过程各方面的生动实践。 2021年12月,《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生效后,全市最大规模、占全市当年改造总量的30%的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正式启动。12月31日项目工作组正式进场,平静多年的小区沸腾了,巨幅房型设计方案展板前人山人海。老百姓激动不已:十年了,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旧改,天下第一难。对于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而言,房子老、体量大、难度高——“老大难”实至名归。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凤南一村,是杨浦区典型的老旧住宅,厨卫多户合用,线路、管道老化严重,居住环境恶劣,且小区地势低洼,汛期雨水倒灌,安全隐患严重。小区共有1813户,涉及房型多达128种,其中1794户居住用房和19户非居,居住用房中又有290户产权房。65%的房屋长期外借,60%的居民为老年人,再加之小区困难群体多,情况十分复杂。2012年,凤南三层房屋成套改造意向征询失败后,项目一度搁置。近几年来,百姓要求改善居住环境的呼声愈发强烈,信访矛盾突出,凤南城市更新已迫在眉睫。 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如何才能做到居民“心坎里”,让安居宜居的梦想照进现实?在杨浦滨江,人民城市规划展示馆内城市更新主题展给出了杨浦的态度和决心:只要有利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再难也能想到办法解决。 “再难也要想办法”。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3年3月29日,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再次启动,并以“85天,提前7天一轮征询100%;29天,提前63天二轮签约100%;提前25天三轮搬迁交房100%”的速度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任务,跑出了杨浦城市更新的“加速度”,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各方面的生动实践。 100%的决心 一切为了人民——“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民当家作主融入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全过程,第一时间成立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领导小组,扣准节点、牵总协调,优化力量分配,加快攻坚速度。全街道上下拧成一股绳,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群众工作上来。“党工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在区人大常委会的关心指导下,控江街工委将凤南拆除重建项目纳入工作重点,明确调研方向,制定监督计划,根据项目推进阶段性任务,组织代表开展现场视察、专题调研、居民接待等履职活动,切实将各方力量转化为可靠资源和有力保障,全力推动凤南“民之所盼”直通“施政所向”,“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 100%的民心 紧紧依靠人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有事好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凤南,居民的希望和诉求,从规划调整、房型设计,到矛盾调解、搬家租房,都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 “凤城路只有两车道,能再增加一个小区出入口吗?”。在凤南地块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小区和小学的出入口都位于双向单车道的凤城路。对于改造后近2000户居民及25个班级的出行量,仅凤城路一个出入口,上学娃与上班族、出行难与停车难,成为居民们的“揪心事”,街道党工委的“心上事”。再增加一个小区出入口,不仅需要调整设计方案,还需要交警、规划等共同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在街道的极力争取下,人大代表、交警部门,街道职能部门,居民区干部以及居民代表等一同来到凤城巷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缓解高峰时段居民的出行压力及学校停车难题“把脉开方”。最终,在市交警部门支持下,在周家嘴路上增加了小区车辆出入口,周边学校停车方案也得以进一步优化。 “人民群众的‘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在凤南项目推进过程中,50多位市、区人大代表倾力参与凤南项目。市人大代表、区委、区政府、区人大主要领导多次实地考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政策层面上的瓶颈难题。通过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架起人大代表为民服务“连心桥”。 由邬继勇代表领衔的社区治理发展代表专业小组,在小组专题调研过程中听取和梳理百姓的共性诉求,将鲜活的民情民意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区人大代表李斌为凤南居民办理差价换房提供绿色通道,朱亚芳等其他代表也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身为街道工作人员的区代表,更是一直活跃在凤南攻坚一线,与居民面对面对话沟通,实打实解决难题。2023年,在凤南城市更新人大代表联系点内,代表们参与凤南专题的矛盾调解、政策宣讲、居民接待日等活动20余场,200余人次参与,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不仅要行动‘快’,还要效果‘好’。”人民利益要求既能畅通表达,也能有效实现。对居民普遍关注的“房型设计优化”“过渡租房难”“老年人吃饭难”“小区停车难”等问题,先后召开4次房型设计意见征求会,9次居民代表恳谈会,2场租房供需对接会逐一给予回应和解决。同时,邀请设计单位与社区规划师对接,跨前布局社区食堂等高品质配套公共设施,打造位处凤南、辐射控江的“15分钟生活圈”,全力回答好凤南“安居宜居”的民生问卷。如今的凤南,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每一个亲历者心中“生根抽芽”。各个社区治理主体纷纷立足职能、发挥所长,拓宽民意表达的渠道,推动凤南一村旧住房拆除重建项目画出“最大同心圆”。 100%的幸福指数 “国之大者”就是让人民生活幸福 城市更新的“加速度”,到底有多快?凤南1813户以150天的最快速度,实现了一轮征询、二轮签约、三轮搬迁“三个100%”的目标。这是一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秀答卷。 “小康路上,每一个人都不能掉队。”2023年11月2日,位于凤南一村对面的凤城巷人大代表联络站内,百人围坐,热议纷纷。为了做好凤南第三个一百——100%搬迁工作,“人民城市·人人议事厅”活动邀请近百位凤南居民,还有几十位人大代表、政府职能部门,旧改一线工作人员以及搬迁相关的服务机构代表等,与主持人、高校学者、谈判专家一起现场交流、现场讨论、现场建议。 “为什么一定要做到100%?”主持人抛出了全场最核心的问题。“如果小区每一家都同意,我们就能早点儿住进新房子啦。”“100%同意,说明党和政府的政策好,我们小区的人心齐。”“小康路上,每一个人都不能掉队。”居民的抢答引起了全场笑声和掌声。 全程关注凤南的人大代表深有感触:“凤南征询率、签约率的双100%充分体现出我们凤南人民群众的民主力量。在凤南城市更新推进的整个过程中,居民从陌生人到熟人,从熟人到友人,整个小区的信任感越来越强,不仅仅是居民对居委干部的信任,对旧改工作人员的信任,还有居民彼此之间的信任。这充分说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是适合小区的,是真正的信任之道、民主之道。” 中国的民主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人民既是民主的参与者,也是民主的受益者。朝着凤南三个100%目标日以继夜、奋力追赶的每一个人,终将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的注解。 100%的未完待续 民主,继续书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百姓故事 吃完团圆饭的老邻居们收拾行囊,坐上承载着老屋记忆的搬场车陆续离开,等待四年后的回归;凤南城市更新人大代表联系点里,居民对着小区的沙盘模型,兴奋地交流着新家未来的模样……2023年11月29日,凤南提前25天完成搬迁交房100%目标。这片曾经的“城市洼地”,将在不远的未来,华丽变身为凤南居民的“幸福高地”。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凤南,仅仅是控江全面开启城市更新的第一步。2023年11月9日,在市、区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中,凤三4、黄兴居民区的选民代表提出了加快老旧小区城市更新速度的意见建议。“黄兴路1039弄小区的居民也有煤卫合用的房子,看到凤南的成功,老百姓很心动。”“我们凤城三村130号甲乙丙丁还在拎马桶,是不是也可以参照凤南模式……”“看到凤南3个100%这么快就成功了,老百姓们想成为下一个‘凤南’”……如今的凤南已成为了控江探索形成可持续性城市更新模式的“首发地”,控江即将续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的百姓故事。 人心往之,城必兴焉。2023年11月2日,就在凤南“人人议事厅”活动的当天,人民城市理念研讨会正在同时进行中。来自每一位参会嘉宾们围绕“牢记嘱托,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共同为杨浦的人民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让来者心动、观者心悦、居者心怡,杨浦人民城市实践的“规划图”正在高质量细化为深化改革开放的“施工图”、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景画”。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凤南的民主实践过程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只有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融入人民城市建设各方面,才能让更多老百姓感受到“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为人民城市高质量发展继续注入澎湃不竭的人民力量。 获评年度履职优秀案例代表:李斌、朱亚芳、唐于晴、邬继勇、程士亮 推荐单位:区人大常委会控江路街道工委 |
![]() |
![]() |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办
上海市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制作 地址: 杨浦区榆林路707号 邮编:200082 Email:ypqrdb@126.com |
您是第
位访问者 |